諮詢服務

提問人 提問日期
請問有兩位同姓不同人之外國作者,文獻編目時是否須譯成相同的姓,並取相同的作者號?抑可譯成不同的姓,取不同的作者號? 2010-01-01
敝館採四角號碼法為作者號取碼之規範工具,請問對於同時包含漢字與假名之作者,應如何取四角號碼作者號? 2010-01-01
作者名稱首字為阿拉伯數字,或前幾個字雜有阿拉伯數字,例如\2000 annual …\",應如何取克特號?是略過數字逕以\"annual\"取克特號,還是將2000以英文讀法\"two thousand\"為準,然後再按\"two\"查克特號碼表取其克特號?" 2010-01-01
查檢四角號碼時發現\茲\"字的號碼為\"8073\",但\"茲\"字的部首屬\"艸\"部,為何其四角號碼不是\"4473\",反而是\"8073\"呢?" 2010-01-01
目前圖書館界多用冒號(:)、槓號(-)作為輔助區分號之標識,請問若是以《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LC∕LCC)[註]為分類標引規範工具,是否也可採用冒號和槓號為輔助區分號? 2010-01-01
有關西文書取作者號問題:(一)若為團體作者,是否以書名取作者號?(二)若無作者而為editor時,是否以書名取作者號?(三)若為多人同著時,是否依第一個作者取作者號,還是另有取作者號之規則? 2010-01-01
請問以LC作為標引西文書之規範工具,若書名作者均相同,即分類號及作者號相同,不同出版年代之文獻其索書號應如何區分? 2010-01-01
被傳者之時代號碼,例如鄭成功、梁啟超之傳記,分類時應依傳主之生年抑或依傳主之卒年標引傳主時代號? 2010-01-01
國家圖書館對於團體作者如國立臺灣大學、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等前有\國立、私立\"字樣者,作者取號時是否可省略,或逕以簡稱取號?" 2010-01-01
有關傳記文獻之同類書區分號,多依\被傳者\"取碼,是否有分類規則可資依循?以\"被傳者\"或\"被研究者\"為同類書區分號,是否只適用於傳記類,抑或也適用哲學、繪畫等類?" 2010-01-01
對於同類書中同一作者的不同入藏文獻,其作品號應如何標引?請舉例說明之。 2010-01-01
目前圖書館界多分別以冒號(:)和槓號(-)作為標引輔助區分號之一,以區別同類藏書中的不同作者卻有相同的作者號,以及同類藏書中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請問若以《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為分類標引工具,如遇上述情況,其輔助區分號是否也可用冒號或槓號來標引? 2010-01-01
本館作者號標引規範工具為梁津南編著之《中西目錄排檢法與作者號碼表》(1985年,其前一版為《最新目錄排列法暨中文檢字與作者號碼表》,1982年),該書作者取碼依據為「首尾五筆號碼法」。不過,有些中文例如「郝」字號碼取「3」,「赫」字號碼取「4」,「裘」字號碼取「4」等看來似有錯誤,... 繼續閱讀 2010-01-01
請問假如有一本文獻,其作者名稱為中英文雜夾者,例如「Smart智富月刊編輯部」,應如何取著者號?又是否可按書名取著者號? 2010-01-01
一套書分裝上中下3冊,3冊均為再版,唯出版年分別為民國85年、87年、90年,請問年代號應如何標引?是否標引為\85-90\",抑或各自分離標引之?若是後者,排架時是否會產生問題?" 2010-01-01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