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問「訪問紀錄」的008/34及100$e的著錄方式

暱稱
Akira
問題

您好,想詢問關於圖書內容為傳記形式的「訪問紀錄」欄位著錄原則。
1.008/34傳記代碼:傳記內容為該被傳者主述,圖書內容以「我」作為主要紀錄視角時,傳記應屬於a自傳還是b分傳呢?如《袁健生先生訪問紀錄》國圖著錄為a,但《龔家政先生訪問紀錄》著錄為b。
2.100$e相關職責詞語:「RDA I 作者職責敘述關係標示用語使用說明」中,受訪者解釋為「個人、家族或團體經由接受訪問所
產出的作品,該作品是一個訪談的回應。訪問者通常是記者、調查員或其他資料收集者。」因該段解釋中使用「訪談的回應」,所以若圖書內容非問答紀錄而是完整敘述時,100$e是否應視為「述(口述、述者、講述、主講)」而改用「文字作者」,或是不著錄被傳者?如《袁健生先生訪問紀錄》國圖著錄為受訪者,多數《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叢書》僅將被傳者著錄於600。
感謝您~

分類
答覆內容

Akira,您好:

 

圖書內容為傳記形式的「訪問紀錄」,若傳記內容為該被傳者主述、並以「我」作為主要紀錄視角時,傳記應屬於自傳,MARC 21編目時,欄位008/34著錄「a」(自傳)、而非著錄「b」(分傳)。有關《龔家政先生訪問紀錄》一書書目於MARC 21欄位008/34原著錄「b」,現已修正為「a」,請參見下圖。

 

傳記形式的「訪問紀錄」之被傳者,MARC 21編目時,欄位100分欄$e應著錄「受訪者」或「文字作者」?

 

臺端引用〈RDA 附錄I 關係標示: 與資源相關之 Agents 與作品、表現形式、具體呈現、或單件之間的關係〉中「受訪者」(interviewee)係指『個人、家族或團體 (agent) 經由接受訪問所產出的作品,該作品是一個訪談的回應。訪問者通常是記者、調查員或其他資料收集者。』(An agent responsible for creating a work by responding to an interviewer, usually a reporter, pollster, or some other information gathering agent.),據此認為圖書內容非問答紀錄而是完整敘述時,欄位100分欄$e應著錄「文字作者」或不著錄被傳者、而非「受訪者」。

 

關係標示用語「受訪者」雖指明『該作品是一個訪談的回應』,然而並未特別強調是否為問答紀錄形式,且《袁健生先生訪問紀錄》,從書名即可見該書為『訪問紀錄』,並由『張力, 周素鳳訪問 ; 張力, 周素鳳, 曾冠傑紀錄』,故被傳者「袁健生」應可作為「受訪者」,並且另於書目紀錄欄位600建立「袁健生」主題檢索款目。

 

而在〈RDA 附錄I 關係標示: 與資源相關之 Agents 與作品、表現形式、具體呈現、或單件之間的關係〉中,對於「文字作者」(author)的定義指『個人、家族或團體 (agent) 負責一作品的創建,不論其媒體類型或體裁如何,該作品內容主要是以文字形式來表現。亦包括以註釋、重寫、改編等方式產生的新作品,若這些改編大大改變了原作的性質和內容,或改變了表達之媒介,則視為是另一新作品的創作者。』

 

《袁健生先生訪問紀錄》及《龔家政先生訪問紀錄》皆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叢書」,均由被傳者口述、另由他人紀錄為文字,而非由被傳者直接以文字創作,較不建議使用關係標示用語「文字作者」。

 

以上說明提供臺端參考。

 

國家圖書館 館藏發展及書目管理組 敬覆

 

發布日期:2023年08月08日 最後更新:2023年0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