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有些圖書會將作者的像放在書名頁前, 想請問著錄300稽核項時,書名頁前的像是否會納入? 中西文的編目規則是否不一樣?應該如何著錄? 另,若是將作者的像放在書名頁後正文前,是否會納入? 麻煩您 謝謝

暱稱
aul aul
問題
您好, 有些圖書會將作者的像放在書名頁前, 想請問著錄300稽核項時,書名頁前的像是否會納入? 中西文的編目規則是否不一樣?應該如何著錄? 另,若是將作者的像放在書名頁後正文前,是否會納入? 麻煩您 謝謝
分類
答覆內容

aul aul:

您好,

作者的像是屬於文獻數量和尺寸之外的載體形態描述,可以記錄也可以忽略它,取決於各圖書館的政策,若要記錄,是著錄於300 $b插圖及其他稽核細節。
編目員在決定要記錄那些元素時,可依據使用者需求,想想$b中的「像」的描述有何用處? 對讀者來說,藉由這樣的資訊可以尋找? 識別? 選擇? 獲得? 還是探索? 若覺得對讀者有用,需加以描述,可於300 __ $b著錄「像」。那與資源出現在書名頁之前或之後就沒有什麼關係,它既不是檢索點也不是控制語詞,不需要我們特別規範著錄來源。
中西文的編目規則是否不一樣? 抱歉,沒有特別去比對,有興趣可以自行查閱AACR2及CCR這些舊規則。新版RDA對manifestation稽核項描述的要求更具選擇性,且未來此部分記述編目將會由機器取代產生。建議關注的焦點可以轉移至RDA ontology, relationship matrix及元素的結構性描述。

錢月蓮敬答  20190227

發布日期:2019年02月26日 最後更新:2019年0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