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目法

請問大陸出版品之出版年部份,是否只須著錄西元年,而無須再加註“[民xx]”,抑或各館可自由決定加註與否?

請問大陸出版品之出版年部份,是否只須著錄西元年,而無須再加註“[民xx]”,抑或各館可自由決定加註與否?
發布日期:2010年01月01日 最後更新:2020年07月06日

請問以影印方式複製並裝訂成冊之圖書,書上除記載書名外,並未記載出版地、出版者及出版年等著錄數據,文獻著錄時應該如何記載著錄項目,敬請不吝指教為禱!

請問以影印方式複製並裝訂成冊之圖書,書上除記載書名外,並未記載出版地、出版者及出版年等著錄數據,文獻著錄時應該如何記載著錄項目,敬請不吝指教為禱!
發布日期:2010年01月01日 最後更新:2020年07月06日

《中華民國九十年年鑑》、《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年鑑》、《第八屆府城文學獎得獎作品專集》、《第九屆府城文學獎得獎作品專集》等,以及類似前述每年皆出版之統計資料、研討會以及作品集等文獻,編目時究竟採分散著錄方式或採整套著錄方式?

《中華民國九十年年鑑》、《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年鑑》、《第八屆府城文學獎得獎作品專集》、《第九屆府城文學獎得獎作品專集》等,以及類似前述每年皆出版之統計資料、研討會以及作品集等文獻,編目時究竟採分散著錄方式或採整套著錄方式?
發布日期:2010年01月01日 最後更新:2020年07月06日

請問後列參考文獻格式所代表之意義為何?其中 “卷”和“冊” 應如何區分?例如:“2003,44(5):300-302”中之“2003”表示年份,“300-302”表示頁碼,那麼“44(5)”是否表示卷(冊)?

請問後列參考文獻格式所代表之意義為何?其中 “卷”和“冊” 應如何區分?例如:“2003,44(5):300-302”中之“2003”表示年份,“300-302”表示頁碼,那麼“44(5)”是否表示卷(冊)?
發布日期:2010年01月01日 最後更新:2020年07月06日

《中國編目規則》正題名採照錄原則,請問多卷書之卷次著錄是否也如此?例如書名頁記載為「鹿鼎記 II」、「史記(一)」,著錄時是否可權宜著錄為「鹿鼎記. 二」與「史記. 一」?

《中國編目規則》正題名採照錄原則,請問多卷書之卷次著錄是否也如此?例如書名頁記載為「鹿鼎記 II」、「史記(一)」,著錄時是否可權宜著錄為「鹿鼎記. 二」與「史記. 一」?
發布日期:2010年01月01日 最後更新:2020年07月06日

請問《女性常春》月刊版權頁題名為「Woman's」,封面為「Woman's女性常春」,著錄時應選擇哪一個為正題名?是依讀者熟悉的題名選用「女性常春」或依著錄規則依序選用書名頁、版權頁、封面的題名?煩請解答,謝謝!

請問《女性常春》月刊版權頁題名為「Woman's」,封面為「Woman's女性常春」,著錄時應選擇哪一個為正題名?是依讀者熟悉的題名選用「女性常春」或依著錄規則依序選用書名頁、版權頁、封面的題名?煩請解答,謝謝!
發布日期:2010年01月01日 最後更新:2020年07月06日

《臺灣殖墾時代臺灣攝影紀事》(ISBN 9573512475)一書,版權頁上記載“2003年再版三刷”。查NBINet各館的著錄方式,發現“版本項”各館皆著錄為“再版”;“出版年”各館則有不同的著錄方式:一種是在出版年後加“三刷”字樣,另一種是在出版年後加“印刷”字樣,請問何種著錄方式較恰當,煩請解答,謝謝!

《臺灣殖墾時代臺灣攝影紀事》(ISBN 9573512475)一書,版權頁上記載“2003年再版三刷”。查NBINet各館的著錄方式,發現“版本項”各館皆著錄為“再版”;“出版年”各館則有不同的著錄方式:一種是在出版年後加“三刷”字樣,另一種是在出版年後加“印刷”字樣,請問何種著錄方式較恰當,煩請解答,謝謝!
發布日期:2010年01月01日 最後更新:2020年07月06日

日前本人編目時,有一書版權頁“出版者”題“生活人文委託華文網股份有限公司全權代理印務及發行”,請問“出版者”著錄單元(elimint)應如何著錄?是“生活人文”,還是“華文網”?煩請告之,謝謝!(附註:貴館CIP出版者著錄為“生活人文”,但下載之書目資料之出版者卻是“華文網”)

日前本人編目時,有一書版權頁“出版者”題“生活人文委託華文網股份有限公司全權代理印務及發行”,請問“出版者”著錄單元(elimint)應如何著錄?是“生活人文”,還是“華文網”?煩請告之,謝謝!(附註:貴館CIP出版者著錄為“生活人文”,但下載之書目資料之出版者卻是“華文網”)
發布日期:2010年01月01日 最後更新:2020年07月06日

1. 本人上網連至NBInet書目紀錄,發現翻譯文獻書目紀錄之附註項常註有“著者改譯 xxx ”的註釋文字。例如《物理之美:費曼與你談物理》(ISBN 9576213177)一書之書目紀錄附註項即註有“著者改譯費因曼”,與該文獻書名頁上譯名顯然不同,請問“費因曼”是從何而來的? 2. 圖書館編目時如未對作者進行權威控制,可否將作者異名,例如“又名、原名、筆名”等記錄於《中國機讀編目格式》欄位702,以使讀者從不同異名皆可查檢館藏文獻。謝謝!

1. 本人上網連至NBInet書目紀錄,發現翻譯文獻書目紀錄之附註項常註有“著者改譯 xxx ”的註釋文字。例如《物理之美:費曼與你談物理》(ISBN 9576213177)一書之書目紀錄附註項即註有“著者改譯費因曼”,與該文獻書名頁上譯名顯然不同,請問“費因曼”是從何而來的? 2. 圖書館編目時如未對作者進行權威控制,可否將作者異名,例如“又名、原名、筆名”等記錄於《中國機讀編目格式》欄位702,以使讀者從不同異名皆可查檢館藏文獻。謝謝!
發布日期:2010年01月01日 最後更新:2020年07月06日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