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讀編目格式

請問《中國機讀編目格式》(民國90年修訂版)欄位“856”的指標應如何記錄?《中國機讀編目格式》(增訂4版)範例中欄位“856”之指標,應為“7”才適當。唯網路上機讀編目格式有關資料,其欄位“856”的指標卻是“42, 41, 40”。查閱“增訂4版”文本未有相關之說明文字,網頁上欄位“856”的修訂資料,以PDF檔開啟又看不到文字,故不知欄位856之指標應如何記錄?請予解答,謝謝!

請問《中國機讀編目格式》(民國90年修訂版)欄位“856”的指標應如何記錄?《中國機讀編目格式》(增訂4版)範例中欄位“856”之指標,應為“7”才適當。唯網路上機讀編目格式有關資料,其欄位“856”的指標卻是“42, 41, 40”。查閱“增訂4版”文本未有相關之說明文字,網頁上欄位“856”的修訂資料,以PDF檔開啟又看不到文字,故不知欄位856之指標應如何記錄?請予解答,謝謝!
發布日期:2010年01月01日 最後更新:2020年07月06日

請問《中國機讀編目格式》3__段(附註段),除了有300, 327, 328及330等欄位外,是否還有其他欄位,例如322, 323等欄位?請惠予解答,謝謝!

請問《中國機讀編目格式》3__段(附註段),除了有300, 327, 328及330等欄位外,是否還有其他欄位,例如322, 323等欄位?請惠予解答,謝謝!
發布日期:2010年01月01日 最後更新:2020年07月06日

請問MARC21欄位100,當記錄翻譯作品時,是否一定要把原著者姓名記錄於此欄,可否略過而只記錄於欄位700?

請問MARC21欄位100,當記錄翻譯作品時,是否一定要把原著者姓名記錄於此欄,可否略過而只記錄於欄位700?
發布日期:2010年01月01日 最後更新:2020年07月06日

請問MARC 21欄位246及740轉C Marc時,均轉至欄位517。欄位246及740二者,究竟有何區別?另外Marc 21欄位740轉至C Marc時,又轉至那一?欄位?

請問MARC 21欄位246及740轉C Marc時,均轉至欄位517。欄位246及740二者,究竟有何區別?另外Marc 21欄位740轉至C Marc時,又轉至那一?欄位?
發布日期:2010年01月01日 最後更新:2020年07月06日

請問中華民國出版之出版品,《中國機讀編目格式》欄位102(出版國別或地區)代碼應填“cw”還是“tw”?哪一個代碼比較新?又在何處可查檢到此資料?謝謝。

請問中華民國出版之出版品,《中國機讀編目格式》欄位102(出版國別或地區)代碼應填“cw”還是“tw”?哪一個代碼比較新?又在何處可查檢到此資料?謝謝。
發布日期:2010年01月01日 最後更新:2020年07月06日

請問在同一種自動化編目系統內,二種MARC是否可同時並存?例如中文書用CMARC編目,西文書用USMARC編目?

請問在同一種自動化編目系統內,二種MARC是否可同時並存?例如中文書用CMARC編目,西文書用USMARC編目?
發布日期:2010年01月01日 最後更新:2020年07月06日

1. 請問以USMARC為規範工具,欄位504若已記錄了“參考書目”字樣,欄位008“內容形式代碼”(Nature of contents)是否還需記錄“b”(Bibliographies)? 2. 就前述問題,中文與西文機讀編目格式之記錄方式是否相同?

1. 請問以USMARC為規範工具,欄位504若已記錄了“參考書目”字樣,欄位008“內容形式代碼”(Nature of contents)是否還需記錄“b”(Bibliographies)? 2. 就前述問題,中文與西文機讀編目格式之記錄方式是否相同?
發布日期:2010年01月01日 最後更新:2020年07月06日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