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圖書館發表有關現代的 MARC 概念
美國國會圖書館 (Library of Congress, LC) 於「機讀格式標準」 (MARC Standards) 網站 (https://www.loc.gov/marc/ModernMARC-index.html) 發布「現代的機讀格式」 (“Modern” MARC) 一文,目的係為適應 RDA 而對 MARC 進行更改的新輸入規定和擴展使用概述,以便從而能夠對鏈結資料進行建模。
該文指出 LC 將致力於創建更多「現代的」MARC 書目紀錄,例如定長欄包含較少的代碼、傾向於變長欄文字資料的著錄及增加識別符 (identifiers),且不會大規模地進行書目紀錄回溯轉換。
諸如以上這些改變,其實已經可以在 LC 發布的書目紀錄及圖書館相關社群中觀察到,且為了適應 RDA 及鏈結資料的建模,LC 書目紀錄將包含大量的 identifiers,即使是經由抄錄編目導入 LC 系統之書目亦同。
2019 年起,「美國合作編目計畫」 (Program for Cooperative Cataloging, PCC) 的成員館也使用 URI 來增強書目紀錄,作為 MARC Pilot 中 PCC URI 的一部分,並鼓勵 PCC 編目員將 URI 增加到 MARC 書目和權威紀錄中。
MARC 自 1968 年發展以來,迄今超過 56 年,圖書館導入 RDA 的重大變革為優先使用文字資料著錄。例如減少定長欄 006、007 代碼著錄與變長欄 3XX 文字著錄之資訊重複問題。意即欄位 007 中以代碼形式著錄的大部分資料,將在採用 RDA 時為該資料建立欄位 3XX 文字形式。然而,在過渡期內,欄位007 的前兩個字元位址(007/00、007/01)將繼續在紀錄中保留,即使其與為 RDA 建立的新欄位 337 和 338 中的資訊有所重複。
而ISBD 標點符號的使用,則傾向最少化。此係根據 PCC 有關減少書目紀錄中 ISBD 標點符號數量並允許靈活應用 ISBD 標點符號的政策。意指書目紀錄未來將僅在欄位 245 和 264中保留完整的 ISBD 標點符號、在欄位 250 和 490中保留部分 ISBD 標點符號、但在書目的其他部分將使用最少 ISBD 標點符號,且 MARC 記述編目格式 (Ldr/18) 代碼仍為「i」(包括 ISBD 標點符號)。
另考量美國國會圖書館標題 ( Library of Congress Subject Headings, LCSH) 關於類型/形式 (genre/form) 細分的政策不符合鏈結資料要求 (因為對於許多 LCSH 標題 + 類型/形式細分字串,沒有相應的 URI ),為使 LCSH 更加符合鏈結資料,除了 BIBFRAME 是一個讓 LCSH 符合鏈結資料要求的機會之外,雖然現代 MARC 紀錄並不總是包含 LCSH 形式細分,然而為了解決沒有相應 URI 問題及取代 LCSH 形式細分的方式為:透過欄位 655 著錄來自「美國國會圖書館類型/形式詞彙表」 ( Library of Congress Genre/Form Terms , LCGFT) 的分面詞彙,以便識別資源的類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