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瞻研究法建構客家研究領域知識本體
作者 | |
---|---|
指導教授 | 晁瑞明 |
畢業學校 | 國立聯合大學 |
畢業系所 | 資訊與社會研究所 |
學位類別 |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 104 |
內容 | 客家學為臺灣一熱門的新興學門,而新興學門的建立必須有其核心理論架構與嚴謹研究方法,目前對於客家學其核心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的瞭解,仍欠缺清晰的方向及圖像。前瞻研究法是做為研究分析學科及知識發展的重要工具,透過書目資訊分析及德菲法,以歸納通則並預測文獻數量增長的趨勢,有助於研究者掌握學科知識的脈動,甚至可提供學門發展與理論建構的參考。客家族群興起於15世紀,而客家學則建立於1930年代,迄今也有80餘年。客家學研究成果除了以專書出版及博碩士論文的研究成果之外,近年在中文電子期刊發表上也擁有很豐富表現。為進一步探討客家研究的相關主題與研究趨勢,本研究採用華藝線上圖書館期刊資料庫,搜集歷年客家相關研究910篇期刊文獻,做為本研究之分析樣本,以觀察客家研究相關領域近年來的變化與發展,以前瞻研究為導向,從書目計量學角度出發採用文字探勘、詞頻分析及德菲法,嘗試建構台灣客家研究領域知識本體及瞭解客家發展方向。
透過研究方法的剖析,全面性論述一個學科建構的理論,更進一步去探討客家學這個學科所賴以建立的核心概念。研究結果發現客家研究在相關期刊文獻中的探討主題核心可分為四大類,分別為文化與保存、族群與關係、語言與學習及經濟與發展,並由期刊文獻成長趨勢發現客家相關的研究於2002年有大幅度的成長,分析其主因與2001年成立的「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有關,其帶動了客家學的研究熱潮,也讓社會大眾更加的重視及認識到客家的文化,且陸續成立全球首創之客家學院,確實有帶來國內學術領域對「客家學」的興趣及研究,也讓客家文化更受到重視,奠定客家研究堅實基礎,並舉辦了一系列的文化創意活動(如:桐花祭、客家12大節慶、義民祭、福菜節…等)作為保存族群文化與藝術的一種方式,另發現早期經濟與發展之相關文獻較少,而2009年後則有明顯成長曲線,本研究認為除了近年科技發展與時代變遷快速,生活型態不管是科技應用、文化創意、休閒觀光皆有重大改變外,也與客委會於2009 年起開始舉辦串聯全台灣各地的「客庄十二大節慶」有關,間接帶動了客庄地區的發展。
本研究透過前瞻研究法以書目計量學角度出發,再採用文字探勘、叢集分析再以德菲法作為研究方法來解析客家研究的學術研究成果,透過客家相關期刊文獻數量成長與分布趨勢分析,預測學科知識的行為模式,規劃客家研究的未來發展趨勢。未來應持續就其研究屬性及延伸範圍進入較深層的文獻內容探討,為客家學門成為新興學門奠基作基礎。 |
網址連結 |
發布日期:2018年09月13日 最後更新:2018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