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版本」之定義為何,版本名稱有哪些,與「版次」之差異又何在? 2. 《中國編目規則》附錄「編目用語解說」是否可從網路上查閱?

問題
1. 「版本」之定義為何,版本名稱有哪些,與「版次」之差異又何在? 2. 《中國編目規則》附錄「編目用語解說」是否可從網路上查閱?
分類
答覆內容
1 版本定義 版本的名稱,正式出現於宋初。原來是專指由雕版印刷而成圖書,與當時寫本書對舉。後來,範圍逐漸擴大,便泛指雕版印刷以前的簡策、縑帛和寫本,以及雕版印刷以後的拓本、石印本、影印本、活字本等形式印製的圖書,於是版本一詞便成為一切形式圖書的總稱。 圖書版本之所以有許多變化,主要是因為編輯、傳抄、刻版、排版、字體或裝訂形式不同而產生。古代圖書在刻印過程中,由於具體條件不同,例如刻字風格,印刷方式的差別,用料的精粗,校勘的精劣,製版的時期,印刷地點,裝訂的形式以及內容的增減等不同情況,產生不同印本之間的差異,進而產生古代圖書多種版本問世的現象。現在圖書由於機器印刷技術的廣泛應用,一般不存在傳抄謬誤、刻寫不同等現象,其版本變化主要是因內容變更而引起。 2 版本名稱 有關版本名稱,換另一種說法,實際上也指版本種類的意思。版本按照刻書的情況和圖書本身形態的不同來分,有許多習慣的名稱(術語),一般歸納起來,可區分為13類,每類之下還可進一步細分為若干小類,舉例如下: 2.1 依刻書時代分:有宋本、元本、明本、清本等,或稱宋版、宋刊本 … 2.2 依刻書單位分:有官本、家刻本、坊刻本等 2.3 依刻書地點分:有浙本、閩本、蜀本等 2.4 依刻印先後分:有初刻本(原刻本)、重刻本、翻刻本、仿刻本、影刻本、初印本、後印本等 2.5 依刻書質量情況分:有單刻本、寫刻本、通行本、三朝本等 2.6 依內容增刪評點分:有增訂本、刪本、節本、足本、殘本、批點本、評本、配本等 2.7 依裝幀形式分:簡策本、卷子本、梵夾本(經折裝)、旋風裝本、蝴蝶裝本、包背裝本、線裝本、平裝本、精裝本等 2.8 依非雕版印刷分:有寫本、抄本、稿本、拓本、石印本、鉛印本、影印本、珂羅版、油印本等 3 版次 主要指圖書內容改變之次數,與版本泛指各種不同形式的本子,在範圍上實有很大的不同。茲為明瞭起見,分述版次相關概念如下: 3.1 凡圖書第一次出版者,稱第1版或初版;第1版出版後,內容如有變動(至少占全書1/3以上),且重新排版者,稱第2版或再版;針對第2版書,內容如有重大修訂或增補者,則稱修訂版(本)、增訂版(本)。 3.2 版次與印次:凡某一版次圖書分幾次印刷,雖然在開本、版式、字體、裝訂或封面等形式有所變化,但內容並沒有變動或變動不超過1/3,都不是版本的變更,而只是印刷次數的變化,只能稱為第幾印(次)或第幾刷(次)。 3.3 新一版:一出版物如經作者或其他版權所有者同意而轉讓到另一出版單位出版,不論原來出過幾版,該出版單位出版的都稱為新1版,即某一出版社第一次由另一出版單位轉移而來己出版圖書所形成的新版本。 4 據聞《中國編目規則》附錄「編目用語解說」似未編輯,故無法上網提供用戶查閱。
發布日期:2010年01月01日 最後更新:2020年07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