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譯書書目之研究

作者
郭建佑
指導教授
鄭恒雄
畢業學校
輔仁大學
畢業系所
圖書資訊學系
學位類別
碩士
畢業學年度
95
內容
隨著明末以來中西文化的交流,西學譯書的傳入,中國古典目錄學面臨到文獻環境的改變,以收集譯書為己任的譯書書目是中西、新舊知識交替下的特殊產物。譯書書目大多為中國學者所編撰,在思想上雖延續著中國古典目錄學的精神,但是由於所譯書籍種類繁雜、內容新穎,早已非中國古典目錄學所能涵蓋,在編纂上勢必得採用不同的分類方法與著錄體制。譯書書目實為中國古典目錄學向現代過渡的橋樑。本研究擬從研究明清時期譯書書目的發展,來理解中國古典目錄學在西學影響下所做出的反應與回饋,具體而微的呈現中國古典目錄學轉型之初的複雜歷史圖景。本研究共分五章,除了首末緒論及結論外,各章內容如下:第貳章:譯書書目形成的歷史脈絡,先回顧西學輸入中國的時間和內容等環節。再按照歷史進程與內容特徵區分為數個階段,探究每個階段中西文化交流的內涵以及明清時期中國古典目錄學的發展概況,瞭解當時的時代氛圍與學術思潮。第參章:譯書書目的編纂與著錄體例,則是對譯書書目的發展概況及體例加以探討。從譯書書目的類型切入,將譯書書目分為專科型、綜合型、出版目錄。藉由對譯書書目類型的區分,能對譯書書目的內容有初步的認識。而後進一步釐清譯書書目的編纂思想及體例的運用,深入認識譯書書目的編纂意涵。第肆章:譯書書目的分類系統,從中國本土學術傳統自身的發展,及西學學術體系影響這兩條線索入手。希望在此基礎上,理解譯書書目在中國四部分類法框架下是如何因應圖書分類與學術體系的轉化,藉以呈現近現代中國目錄學的發展與改變。 綜合以上所述,明清時期中西文化交流、譯書活動的歷史脈絡,以及中國知識份子在面對西學的解讀和應對方式這兩個層面,就是本研究討論明清時期譯書書目的狀況與評價之主軸。
網址連結
發布日期:2018年09月13日 最後更新:2018年12月18日